7月26日起,备受关注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开幕,大会览面积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,吸引了800余家企业参展,集中展示3000余项前沿展品及100余款“全球首发”“中国首秀”新品,规模创历届之最,各方对人工智能的需求也受到关注。
据《2025 全球AI劳动力报告》指出,到 2025 年底全球将有超过8亿职场人需掌握基础AI技能,其中中国AI技能人才缺口高达4000万。智联招聘数据显示,2025年春招期间人工智能行业求职人数同比增速达33.4%,位居全行业第一。猎聘报告预测,到2030年中国AI专业人才需求将达600万人,而人才缺口可能高达400万人。
大学作为培养人工智能人才的重要平台,近年来持续加大培养力度。2018 年,全国有35所高校获首批人工智能专业建设资格。此后每年都有大量高校备案该专业,如2024年就有91所普通高校成功备案,并于2025年开始招生。相关统计显示,根全国共有626所普通高校备案人工智能本科专业。
展开剩余70%那么,在这600多所高校中,高校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排名如何,综合2025 年CSRankings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排名、中国大学排行榜《2025 年ABC中国大学专业排名:人工智能》,人工智能国内排名前十名的大学如下: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并列榜首,北京大学、浙江大学紧随其后,包揽全球前四强。
1.清华大学:等级为 S,位于前 2%学校拥有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,由图灵奖得主姚期智院士领衔,依托清华综合学科优势,强调基础理论突破与跨学科融合。
2.上海交通大学:学校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多学科交叉融合,在机器人技术、自然语言处理等方向研究成果显著,设有“吴文俊人工智能荣誉博士班”。
3.北京大学:拥有机器感知与智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,在AI+法律/伦理研究国内领先,孙栩、严睿团队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国际领先。
4.浙江大学:CAD&CG国家重点实验室,将科研前沿直接融入课堂,在人工智能算法优化、智能系统开发等方面取得了诸多突破。
5.南京大学:人工智能专业学术底蕴深厚,周志华教授领衔的LAMDA组在机器学习领域国际顶尖,在机器学习、计算机视觉等领域研究成果显著。
6.中国科学技术大学:依托类脑智能国家工程实验室、认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,在类脑智能、量子 AI 交叉研究等前沿领域成果突出。
7.哈尔滨工业大学:等在机器人技术、智能控制等方向优势明显,HIT-SCIR实验室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国内前三,航天 AI 控制、智能制造等工程应用成果丰富。
8.西安交通大学:在人工智能领域有着较强的科研实力和学科基础,注重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相结合,为相关领域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。
9.西安电子科技大学: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,专利数量全国前三,侧重智能系统与工程应用,与华为、中兴等企业合作紧密。
10.电子科技大学:四大学科交叉、八学院协同,AI 专利数量全国前五,培养兼具算法设计与跨学科应用能力的领军人才。
对此,你怎么看?
发布于:上海市宜人配资-炒股技巧-中国股票配资网官网-配资服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